她是张嘉译“妈妈”,国家一级演员,退休进娱乐圈,角色经典播报文章
谁说演员都是"青春饭"?谁说配角注定不出彩?
今天跟大家聊一位"神仙阿姨"级别的演技派。
她凭啥能让张嘉译这样的实力派男演员心甘情愿喊"妈妈"?
更神奇的是人家都是年轻时闯娱乐圈,她倒好退休了才开始演戏!
这位就是国家一级演员徐秀林。
啥?没听过这个名字?
不急且听我道来,这里头还藏着一个让人泪目的真实故事呢!
说到那个让人泪目的真实故事,就不得不提2007年那部《温暖》了。
这部戏可不是随便编的,而是改编自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田世国的真实经历。
一个身患尿毒症的母亲,一个偷偷捐肾的儿子,这段亲情故事真的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
在剧组里徐秀林老师就像一位"戏精附体",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让人忍不住红了眼眶。
她把母亲病痛的煎熬、对儿女的不舍、想要独自承担一切的倔强,演绎得淋漓尽致。
那种感染力连张嘉译这样的老戏骨都被深深打动了。
拍戏期间徐秀林待张嘉译就像对待亲儿子一样,时不时地叮嘱他多注意休息。
哪知道这一份真诚,竟然在戏外开出了一朵暖心的花。
有一次张嘉译在演艺事业上遇到了瓶颈,犹豫了好久鼓起勇气联系了徐秀林。
说实话当时他心里也没底,毕竟才合作过一次,贸然请教会不会显得太唐突了?
结果徐秀林二话没说,就把自己多年摸索的演技心得和经验倾囊相授。
那些金贵的表演技巧,在别人眼里可都是吃饭的本事啊,她却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这个"儿子"。
从此以后张嘉译但凡有空,就会拎着礼物去看望这位"妈妈"。
在圈内人看来这份纯粹的师徒情、母子情,简直就是娱乐圈里的一股清流。
你别说这种有温度的"忘年交",在如今这个浮躁的年代,还真是挺让人羡慕的。
说起徐秀林这条艺术之路,可不是一帆风顺的。
1940年她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门第,从型被文化浸润着成长。
家里书籍堆得跟小山似的,整天抱着书本不撒手的她,活脱脱就是个"文艺小青年"。
不过这姑娘可有意思了,平时看着文文静静的,连跟陌生人说话都脸红。
但只要一站上舞台,整个人瞬间就像打开了开关,仿佛变了个人似的。
这种反差萌说实话,连她父母都看愣了。
到了高考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徐秀林选择了一条让人意想不到的路。
她要去考北京艺术学院!
要搁现在学艺术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但在那个年代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选择这条路,可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没想到她爸妈不仅没反对,还成了她最坚实的后盾,这操作简直太神了!
凭着这股劲头徐秀林顺利考上了北京艺术学院。
本以为从此就要在艺术的道路上扬帆起航,谁知道风云突变。
刚进北京文工团没多久,就赶上了那个特殊的年代。
整整十年啊她和同事们被下放到矿山。
白天顶着烈日搬砖,晚上还得给工人排练节目演出。
说实话换作是我,早就扛不住了。
但徐秀林硬是咬牙挺了过来,而且她还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那些年的艰苦生活,反而让她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不后来演市井百姓的戏时,那股子泥土味儿,简直绝了!
果然啊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都不假。
现在想想那段艰苦的经历或许是为了让她走得更远。
当北京文工团解散后,不少人都转了行,但徐秀林却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
她义无反顾地投身话剧舞台,从头开始摸索话剧表演的门道。
这一投入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徐秀林在参加演员评级时,居然只报了二级演员的名额。
这种谦虚劲儿放在现在简直不可想象。
但评委会一看她的表演,直接就惊了。
这水平妥妥的一级演员啊!
于是一个奇妙的现象出现了:她报了个二级,评委会却一致同意给她一级演员称号。
这种操作在演员评级史上都是少见的。
话说到这儿你们可能会觉得,到了退休年龄该安享晚年了吧?
但徐秀林偏不!
她愣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在很多人都在家带孙子的年纪,她却义无反顾地投身影视圈。
每接到一个新角色,她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废寝忘食地琢磨人物性格。
⊥算是再小的配角,她也要把每个细节都演到位。
这种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说实话真让人肃然起敬。
你说得对当演员最重要的是颜值和年龄?
拜托徐秀林的故事已经完美打脸这种说法了。
娱乐圈有句老话:"青春饭"吃到四十就凉了。
∩人家徐秀林倒好,年过花甲才开始大展拳脚,这波操作简直绝了!
有人说她是为了打发时间,我可不这么认为。
你看她对待每个角色的认真劲儿,那哪是在打发时间啊!
⊥算演个打酱油的配角,她也要把这瓶酱油调制得风味十足。
这种专业态度不得不说,真的太戳人心了。
在演艺圈浮躁的风气里,她就像一株傲然挺立的老梅。
虽然开花较晚但香气更加沁人心脾。
如今的徐秀林虽然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线。
但她留给我们的那些精彩演绎,依然在岁月里熠熠生辉。
⊥像她和张嘉译那段温暖的"母子情",至今回想起来依然暖心。
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在艺术这条路上,只要你真心热爱,就永远都不会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