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丽敏
编辑:李??捷
制图:张宇萱
其实挺难想象,在车展上,车企CEO像娱乐明星出行一样,走哪都是围观的人群。被人们称为“雷布斯”的雷军,就从北京车展“火”到了广州车展。
2024第22届广州车展媒体日当天,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在社交媒体再次围观了雷军的人气。其实这一切背后,是大众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关注。
≥悉,本届广州车展展出全球首发车78台,展车总数达1171台,其中新能源车近一半,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了。
而作为本年度最后一场重磅国际车展,一直以来被寄予了“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风向标”的作用,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一个小插曲或许能看出点端倪。
雷军在介绍小米智驾定名“HAD”时将其误读为“AHD”,引发了大众对“端到端”构架下智驾的热议,不言自明,智能驾驶必将是新能源汽车2025年重点发力方向之一,不过到底智能驾驶会如何卷?最新车企的一些动态值得关注。
受到车企追捧的“端到端”到底是个什么?
有一种大众可以快速理解的解释是之前小米相关人士给出的:“‘端到端’大模型就像是人的大脑,眼睛看到红灯,大脑就立即告诉你要停车。‘端到端’大模型就是智能驾驶的‘机械大脑’。”
“说直白点就是‘你的车子可以学习人怎么开车’,寻找到驾驶的规律,经过一段时间学习,让智能驾驶体验更安全、更拟人。”?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秘书长林示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这个“机械大脑”最开始在车企卷起来,小米也只是跟随者。
资料显示,先是今年3月份,特斯拉推出FSDV12.3版本,在此版本上应用了“端到端”大模型,之后随着FSD进入国内市场时,嗅到了“气息”的车企让“端到端”技术直线升温。
≥不完全统计,华为鸿蒙智行、智己在广州车展开始之前提前披露了最新进展,理想汽车、极氪、小鹏汽车则把公布时机选在了车展上。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8日,有消息称特斯拉FSD在未来入华后将授权给上汽集团,尽管特斯拉否认了,并在回复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FSD进入国内的时间表暂无新动态,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车企卷“端到端”在争分夺秒。
更有意思的是,11月20日,雷军就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宣称,小米将于下个月底正式发布“端到端”大模型的全嘲智能驾驶系统。
“汽车自动驾驶能力高低,已成为消费者是否购买的一个主要考虑因素,但短期内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政策层面高级自动驾驶难以推广普及,而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的‘端到端’是能够很快落地的,且能给驾驶员带来不错体验。”中国汽研政研咨询中心创新发展部部长杨红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采访时点出了车企之所以卷“端到端”的原因。
林示也指出,“端到端”可以精简计算任务,降低延迟和硬件成本,对当下竞争环境来说可能比较好用。L3、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突破肯定有难度,不仅是技术也包括在政策和使用嘲以及消费者信心等方面都存在挑战。
“端到端”架构的落地能让自动驾驶进步多少?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采访的理想汽车相关人士表示,“端到端”方案让整合后的模型能够更快速地处理数据,从而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为自动驾驶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带来了质的飞跃。“端到端”技术通过深度学习模型直接从原始数据中提取特征并做出决策,减少了对传统手工编码规则的依赖,使得自动驾驶系统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复杂的交通环境和多变的驾驶嘲。
“‘端到端’是汽车由普通辅助驾驶到高级自动驾驶进阶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车企在探索智能驾驶过程中的一种新思维,‘端到端’构架目前看还比较好用,依托大数据大模型,车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复杂驾驶环境,减少驾驶人员干预,提高了自动驾驶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林示与杨红松给出了相似的看法。
除此之外,理想汽车相关人士认为,理想、特斯拉、华为、小鹏等车企纷纷在“端到端”技术上取得显著进展,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以预见,随着更多车企和科技公司进入“端到端”智驾领域,技术竞争将更加激烈。为了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企业需要不断投入研发资源,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企业需要不断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运营效率,同时需要密切关注法规动态,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以赢得市场信任和用户口碑。
PART2
10万车型离搭载智驾还有多远?
如果说,智驾方向“端到端”技术的不断更新是深度,那搭载到更多车型上就应该是其宽度。车企不仅仅在深度上卷,宽度也透漏出更多布局。
理想汽车产品部高级副总裁范皓宇在广州车展现场表示,基于“端到端”+VLM的车位到车位功能已开始向万人团和全国门店的试驾车推送,并计划于11月底全面开放给所有ADMax用户。
≥悉,理想在售价30万以上车型中,ADMax的销售占比达到70%,在40万以上车型中,这一比例是80%。
11月20日,据媒体报道,华为鸿蒙智行明年将有望销售超过10款车,目前观察定位均为中高端,除了在售的问界M5、M7、M9,全新SUV问界M8将于2025年上半年推出;此外,享界S9还将增加增程动力版本,并分为加长版和旅行版;尊界品牌方面除了首款车型尊界S800外还将推出第二款车型。当然除去车型,车价格上也或许在2025年迎来新局面。
比亚迪海洋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张卓在11月1日举行的比亚迪海洋三周年暨首届用户盛典上对外透露,随着智驾技术不断成熟,海洋网的目标是希望在海鸥上搭载智驾系统,真正实现科技和智能平权。
需要指出的是,海鸥售价在7.38万—8.98万元,也就是说比亚迪未来的目标盯上了智驾加载在低端车型上。对此,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采访了比亚迪方面,并未获得答复。
比亚迪方给出的关于智驾的最新进展,依然是比亚迪方程豹与华为乾崑智驾签署合作协议。只是媒体传出了“比亚迪内部负责自研智驾的天璇开发部、天狼研发部整合完成,并成立了前瞻部门,核心重点是低阶平台的高阶智驾量产落地,计划于明年,将高阶智驾下放到10万—20万元的车型上”的消息。
10万车型离搭载智驾真能实现吗?
杨红松认为,随着智驾技术不断成熟、相关部件成本不断下探,智驾系统装配一定会延伸到中低端车。对于智驾系统成本,感知器件是一方面,但随着规模化生产成本一定能降下来,智驾积累的数据才是最宝贵的,但其规模化复制成本也是最低的。
“因此,随着我国智能汽车不断发展,低端车大概率会配备智驾系统,只不过可能选择低成本路线,比如偏视觉路线。”他说。
林示也表示,大概率能够实现,端到端的主要传感器硬件成本没那么高,需要的是海量有价值的数据投喂,这是对算力、算法有比较高的要求,解决了这些,适配低端车型应该不难。
需要指出的是,《每日经济新闻》曾报道提出有高校教授表示:“目前,30万元以下车型搭载NOA,BOM成本必须控制在8000元以下,15万车型必须控制在5000元以下,而10万车型必须控制在3000元。现在激光雷达和高算力AI芯片成本居高不下,具备高算力、激光雷达的NOA,BOM成本会到2.5万—3万元。”
由此不免担心,10万车型的智驾是否会被“阉割”,“激光雷达可以不考虑,高算力芯片要考虑在内,有可能会出现阉割。”林示指出,10万车型搭载智驾会加速市澈争,“一场关于智能驾驶好VS不好的竞争”。
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就是否会将智驾搭配到10万以内的车型上询问了特斯拉、华为鸿蒙智行,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从理想ONE开始,理想汽车就决定把辅助驾驶功能标配到每一辆车上,从开始就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让每一位用户都能平等享受到辅助驾驶带来的安全感。从行业层面来讲,理想汽车已经在影响着国内车企,推动大家将辅助驾驶纳入标配产品中了。”理想汽车相关人士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