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市值问鼎美股,当下市场是风险机会?
AI的爆火及资金的抱团成全了英伟达的神话!6月18日(当地时间),英伟达大涨3.51%,自2023年以来已飙升8.3倍,市值也急剧攀升,达到了近3.34万亿美元,首次升至美股第一的位置;此前占据市值榜首的微软则退居第二,目前市值约3.32万亿美元;苹果市值约3.29万亿美元,位居第三。不过,随着头部科技股的一路狂飙,当下美股市场究竟是机会还是风险值得关注。
英伟达连创记录,三强市值均破3万亿
众所周知,在ChatGPT横空出世后,AI成为近年最火爆的领域,OpenAI、$微软(MSFT.US)$、$谷歌-A(GOOGL.US)$、$亚马逊(AMZN.US)$、$MetaPlatforms(META.US)$等公司对处理器的大量需求,使得$英伟达(NVDA.US)$的业务迅速增长,因为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一度有着近乎垄断的地位。
受此影响,英伟达的业绩迎来爆发,其2024财年的归母净利润同比飙增581.32%至297.60亿美元。
在产品大卖的同时,英伟达的股价也是节节攀升,连破记录。
2023年6月13日,英伟达市值一举跨越了1万亿美元的重要关口;2024年2月23日,英伟达市值涨破2万亿美元大关,创下了市值从1万亿美元增长至2万亿美元的最快纪录;2024年6月5日,英伟达继续高歌猛进,顺利突破3万亿美元,从2万亿美元到3万亿美元的跨越仅用了不足4个月的时间。
随着股价的疯涨,英伟达在怀疑声中超越了Meta、亚马逊、谷歌等众多明星股,并相继翻越了苹果和微软这两座市值超3万亿美元的“大山”,问鼎整个市场。
这也就是说,目前美股市场已有英伟达、微软、苹果3家公司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位于第一梯队;谷歌、亚马逊、Meta则位居第二梯队,市值也都超过1万亿美元。
而根据券商Strategas的数据,在微软、苹果和英伟达市值突破3万亿以后,三家公司占$标普500指数(.SPX.US)$权重达到了20%以上。另外,美股三巨头已经占全球股市市值的10%以上,这也是历史上首次出现。
美股当下是机会还是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在狂飙猛涨之后,有不少机构的分析师还在高声唱多。
知名美国“科技股鼓吹手”、韦德布什证券的股票研究董事总经理DanielIves在近日的报告中称,美国科技股的牛市“才刚刚开始”,他相信在未来一年,英伟达、苹果和微软将成为科技行业4万亿美元市值的争夺焦点,第二阵营也有充分的上升空间。
理由则是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进,企业和消费者对这些芯片的需求日益增长,英伟达的GPU芯片本质上就是科技领域的新黄金或石油。
BaronCapitalInc.的副总裁兼投资组合经理MichaelLippert在接受采访时候也强调,英伟达不仅仅是一家芯片销售公司,他们还提供系统,并且公司的专有软件和开发生态系统是其成功的因素。
在英伟达完成1拆10的拆股后,罗森布拉特证券公司的分析师HansMosesmann日前也表示,英伟达将延续涨势,在未来一年其市值可高达近5万亿美元。
而需要指出的是,美股三巨头占标普500指数的权重以及占全球股市市值的比重其实说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美股市场有些“头重脚轻”,市值和流动性都聚集在头部企业,尤其是三巨头。
用A股的话来说,美股当下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抱团”现象,或许存在比较严重的泡沫。
随着市场的上涨,认为美股将要“崩盘”的声音也不少。
华尔街传奇预言家GaryShilling警告称,美国股票可能会暴跌30%,经济衰退可能在几个月内到来。他指出,目前股票价格非常昂贵,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席勒市盈率比长期平均水平高出约45%。此外,他还提到了未来“债务炸弹”的风险。
摩根大通首席市场策略师科拉诺维奇近日在报告中称,我们的谨慎立场是基于我们的观点,即没有重新调整的上行空间,任何上行空间都必须来自盈利增长。但我们认为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盈利增长也不足以承担股票风险。
根据上述报告,科拉诺维奇表示,要想避免20%的回调,必须相信科技股将在短期内成为整体经济增长的一个更有意义的驱动力。不过,他并不认同这种乐观的前景,而是建议投资者在投入资金之前保持耐心。
结语
从来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更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
在资金的抱团下,以英伟达为代表的科技股近年涨得太多、太急,积累了众多获利盘,风险也一直在累积。从A股的经验来看,在极致的抱团后,接盘的资金日益减少,最终只会一地鸡毛,即使是有着“印钞机”之称的贵州茅台(600519.SH)也难免遭遇大跌。
一旦美联储开始降息,聚集在美国的一部分资金很有可能会流向新兴市场“洼地”,是否会给抱团严重的美股市场一击重击值得关注。
事实上,狂飙的股价已经引发了一些企业高管的减持。以英伟达为例,WashingtonService汇编的统计数据显示,年初至今,英伟达高管以及董事成员已经抛售大约77万股公司股票,英伟达市值问鼎美股,当下市场是风险机会?价值超过7亿美元,这还不包括该公司6月10日以1拆10比例股票分拆带来的影响。